跳至主要內容

使用行動裝置演奏音樂 - 介紹樂器音色應用程式

受惠於行動電子產品技術所帶來的便利,今天我們可以透過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隨時隨地與外界聯絡和處理工務。其實音樂創作和表演在這方面也不例外:現時為行動裝置而設的應用程式,多不勝數,其功能亦日趨多樣化和完善。當中樂器音色應用程式,能使你的行動裝置成為隨身樂器。無論你透過行動裝置的觸碰式屏幕、或者使用連接到裝置的 MIDI 控制樂器彈奏,皆可選用不同應用程式所提供像真度極高的樂器音色,隨時隨地奏出變化多端的樂曲。本文會為各位介紹一些適用於 iOS 及 Android 系統的免費樂器音色應用程式,與及它們的特點。

Apple 的 GarageBand 提供多款觸碰式樂器

使用不同樂器音色演奏音樂

在電腦音樂未普及的年代,以電子樂器演奏音樂所需要的器材,相對現時繁複,而所佔的空間亦較多。為了讓演奏效果更理想,演奏者可能需要從不同電子樂器中選取合用的音色,再透過 MIDI 接線將多台電子樂器串聯在一起。但若果在一個音樂演出中,演奏者需要用上十多台電子樂器中的樂器音色,所佔的舞台空間之大、場面之壯觀可想而知。雖然後來業界發展出體積較小的音源器,但要將不同的音源器有條理地接駁和串連到 MIDI 鍵盤,亦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心思。

直至九十年代,當個人電腦科技 (特別是多媒體技術方面) 發展日漸成熟,音樂演奏者可以將 MIDI 樂器連接到電腦,並透過電腦中的合成器或取樣器等軟體 (又稱軟體樂器 Software Instruments),演奏出千變萬化的音色。

使用行動裝置及樂器音色應用程式演奏

作為隨身音樂應用程式的一個主要類別,樂器音色應用程式現時已發展到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與以往個人電腦的年代相比,現時的行動裝置在計算速度和續航力上已經與手提電腦相差不大,再加上行動裝置在便携性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因此近年不少開發商都推出適用於行動裝置的音樂應用程式。

對於音樂演奏者和製作人來說,由於這類應用程式能提供的樂器音色種類繁多,而當中不少都有相當高像真度和質素,因此現時不少音樂人都會透過行動裝置配合樂器音色應用程式作現場演出。除此之外,如果配合錄音及程序器等應用程式,編曲人或音樂製作人可以隨時隨地以行動裝置進行音樂編曲或製作的工作,大大減低了製作的時間與成本。

透過觸碰式屏幕彈奏音樂

現時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 (特別是 iOS ),已有不少電子樂器音色的應用程式可供選用,而當中大部分亦提供觸碰式樂器功能 (例如 GarageBandiGrand Piano 等)。觸碰式樂器最大的好處,是使用者在沒有把任何樂器或 MIDI 控制器連接到行動裝置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觸碰裝置的屏幕彈奏音樂,或進行音樂製作。

iOS 版 GarageBand 中的觸碰式樂器可做出推弦效果

另外,使用觸碰式樂器亦有利做出一些特別的演奏效果,例如最常用的滑音、推弦 (string bending)、或者一些透過多點觸碰做出的效果等,是在實體樂器上不容易甚至不能做到的。

不過,觸碰式樂器對於一眾慣用實體樂器的樂手來說,可能略欠手感,而在演奏中亦較容易有彈錯音的情況。另外,在觸碰式樂器上亦較難做到不同的彈奏力度,因而減低了音樂的表達力。有見及此,樂器音色應用程式及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亦設有接駁 MIDI 樂器或控制器的功能,讓樂手可以透過實體樂器作更精準的演奏。

接駁 MIDI 控制器

MIDI 控制器,包括不同種類的電子樂器 (如鍵琴、套鼓等),使用者可以透過在實體樂器上彈奏,向行動裝置或電腦傳送 MIDI 信息,並控制有關裝置作音樂演奏或錄音等功能。iPhone、iPad 及 iPod Touch 等行動裝置可透過 Lightning 或 USB-C 接口接駁 MIDI 控制器。而現時市面上亦有不少電子樂器都支援經 Lightning 接駁到行動裝置之功能。

MIDI 樂器可透過 USB - Lightning 轉換器連接到 iOS 裝置上 

不過,由於新一代的 iPhone 已不再支援模擬音訊輸出,改為透過 Lightning 接口接駁模擬音訊耳機,因此如果音樂人希望透過 Lightning 接駁其 MIDI 樂器的話,就可能要選擇透過藍牙輸出音訊到耳機,或者透過合適的轉換器分別連接 MIDI 樂器和有線耳機了。

以下為各位介紹幾款免費的樂器音色應用程式,當中都提供觸碰樂器的功能,讓大家可以體驗隨時隨地使用行動裝置演奏音樂的樂趣。

iGrand Piano (IK Multimedia)

IK Multimedia 的 iGrand Piano 提供 iOS 版及 Android 版,兩個版本都有免費試用版,在註冊之後提供兩種樂器音色 (Grand Piano I 及 Jazz Upright I)。當然你亦可透過程式內的購買功能升級至完整版本和購買更多音色。

iGrand Piano 提供不同的鋼琴音色

iGrand Piano 的主畫面下方 (下圖),顯示了觸碰式樂器的琴鍵,使用者可以透過行動裝置的屏幕直接彈奏。而視乎行動裝置屏幕大小,所顯示出來的琴鍵闊度會有差異,因此 iGrand Piano 提供兩個級別的琴鍵闊度選擇,令樂手可以按自己的手指闊度和屏幕大小調節琴鍵之闊度。你只需要輕按畫面琴鍵左上角的圖像 (下圖, ),便可以切換琴鍵之闊度。

iGrand Piano 主畫面

另外,由於行動裝置屏幕闊度有限,可以同時顯示到的琴鍵數目亦有限,因此 iGrand Piano 容許使用者以輕按及拉動的手勢調校屏幕中顯示的琴鍵音域:往左拉動琴鍵部分可以將所顯示的音域移至高音區,往右拉移至低音。相反,如果你想所顯示的琴鍵固定在現時的音域,你只需確保琴鍵右上方的鎖頭圖像是處於鎖定狀態,如此琴鍵便不會因為在彈奏的過程中,意外地被拉動到過高或者過低的音域中。

調校音色效果
演奏者除了可以在主畫面上方的選單中選取不同的鋼琴音色之外,亦可以透過音色控制旋鈕來微調個別音色的效果。在主畫面的左上角,有一個旋鈕的圖像,輕按後琴鍵上方便會顯示樂器編輯器 (Instrument Editor),你可以透當中自的旋鈕調節樂器音色的不同參數。

   1. Volume:音量
   2. EQ:均諧器 (調校高、中、低等音頻的平衡)
   3. Lid:調校琴蓋開啟的幅度 (開啟幅度大的話,聲音聽起來會較寬闊;幅度小會聽起來較焗促)
   4. Ambience 環境的殘響聲



當輕按及向左拉動旋鈕列,便可顯示其他選項:
   5. Transpose 移調
   6. Tuning 調音
   7. Release 延音長度

此外,iGrand Piano 亦在樂器編輯器的最右方亦提供四個快速鍵 (由 A 至 D),樂手可以將該音色的不同設定儲存,以便在演奏期間可以快捷地轉換到不同的設定值,做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音色編輯功能之外,iGrand Piano 亦提供一些輔助功能,為使用者在演奏或製作音樂的過程,帶來更大的便利。例如你可以使用 iOS 版提供的拍子機功能作為練習中的輔助工具。另外,你亦可以透過 MIDI 錄音機 (只限 iOS 版之付費版本) 將你所演奏或創作的樂器曲以 MIDI 形式收錄,並轉換成聲音檔分享到不同的平台上。

鋼琴以外的音色
如果你想使用鋼琴類型以外的音色,IK Multimedia 另外亦提供其他應用程式,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例如專為電子琴音色而設的 iLectric Piano,與及包羅各類樂器音色的 SampleTank iOS

IK Multimedia 的 iLectric Piano

SampleTank iOS 版

Apple GarageBand (iOS 版)

GarageBand 本身是一個音樂製作應用程式,但當中亦提供不同類型樂器的音色 (免費版只提供部分樂器音色)。

iOS 版 GarageBand 中的觸碰式電結他

iOS 版 GarageBand 中的觸碰式鼓組

iGrand Piano 不同,GarageBand 所提供的樂器種類並不局限於鍵盤類別,還有弦樂類、結他類、敲擊樂類、以至到中國樂器等等。因此,若你選擇透過觸碰屏幕彈奏這些樂器的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在鍵盤樂器上不能做出的彈奏方式,或許會觸發你更多音樂創作上的新靈感。

iOS 版 GarageBand 中的觸碰式古箏

iOS 版 GarageBand 提供免費及付費兩個版本,而免費版只提供部分樂器音色,在實際的演奏情況下未必能發揮很顯著的作用。不過,其付費版本卻提供了不少的樂器音色選擇,用家亦可以同時享用程式中錄音和分享等功能,而且付費版的售價亦不算太高,因此 GarageBand 可算是入門用家一個不錯的選擇。

GarageBand 設有完整的錄音和編輯功能

延伸閱讀
想了解如何使用 GarageBand (Mac 版) 創作音樂?閱讀本網誌的相關文章:
如何在 GarageBand 中以循環樂段創作歌曲」。

Korg Module

Korg 本身已有多年生產電子樂器的經驗,其電子樂器音色可算是業界的其中一個標準。Korg 的Module 應用程式其實可以說是將 Korg 這個品牌中電子樂器的精髓,注入行動裝置當中,大大提高了這些電子樂器音色的可携性。Module 應用程式的免費版,提供基本但相當高質素的音色選擇。而 Module 的付費版 Module Pro 設有內建購買選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項,讓樂手可以按需要隨時增設程式內的樂器音色。

Korg Module 的鋼琴

Module 的樂器以鍵盤類為主,包括傳統鋼琴、電鋼琴和不同類型合成器等音色。樂手可以透過觸碰主畫面中顯示的鍵盤彈奏,亦可以接駁 MIDI 控制器鍵盤作更準確的演奏和錄音。而在主畫面中亦提供不少音色調節的旋鈕,供樂手作細緻的調控,以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Korg Module 的電鋼琴

在筆者個人的經驗中,Korg Module 所提供的樂器音色,其清晰度比起 IK Multimedia 和 GarageBand 中的音色更佳。另外,Module 亦提供不同鍵速觸感的選項,可以配合不同樂手對琴鍵觸感方面的要求。

Module 提供鍵速觸感 (Velocity Curve) 選項

Android 用戶在樂器音色應用程式上的選擇

在 Android 平台上使用音樂應用程式,尤其是與樂器演奏相關的程式,以往曾經給人的印像是聲音輸出會有延緩。有見及此,一些 Android 行動裝置的生產商在中、高階行動裝置的系統中作出了優化,令延緩的情況能減至最低。例如 Samsung 在近年推出了三星專業音響 (Samsung Professional Audio),令其中、高階行動裝置在執行音樂相關的應用程式時,可以有更流暢的表現。

筆者曾嘗試以 Samsung 中階手機執行 IK Multimedia 的 iGrand Piano 免費 Android 版,發覺無論是以屏幕或者是接駁到手機上的 MIDI 樂器彈奏 (透過 USB 至 OTG 轉換器接駁到裝置上),均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除了 Android 版的 iGrand Piano 之外,Android 用戶亦可到 Play 商店免費下載 Soundcamp 應用程式,當中亦有一些觸碰式樂器可供彈奏或音樂製作之用。另外,你亦可以 使用 Soundcamp 中的多聲軌錄音和編輯功能錄製歌曲。

Soundcamp 提供不同類型的觸碰式樂器

Soundcamp 中的觸碰式鋼琴

總括而言,今天無論在 iOS 或者 Android 系統平台上,可供使用的電子樂器音色應用程式的選擇,可以說是相當之豐富,亦有著十分高的表現和質素。這些應用程式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資源,讓我們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抓緊音樂靈感,彈奏出美妙動聽的樂章。


作者:黃逸偉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網友如欲轉載本文之內容,歡迎以電郵聯絡作者 (ywjwong@gmail.com)

請支持我的製作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和相關的示範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讚好及分享本網誌的連結。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你在本文下面留言。

另外,你亦可以透過 Buy Me a Coffee 這個平台支持和贊助我,讓我可以製作更多關於 Audacity 和電腦音樂的教學影片,多謝你對我的支持!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jywwong?sub_confirmation=1 

留言

閱讀更多熱門文章

淺談音頻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和應用

喜愛音樂的朋友,通常對聲音會較為敏感。在我們日常聽的歌曲錄音之中的聲音,多是用多聲軌錄音  (Multi-Track Recording)  的方法製作的。其中各個聲部或樂器的音量、音色等,都是經過專業錄音  /  混音師的精心處理和微調。所以我們在聽歌曲中的錄音時,常會發現有不同的效果。例如,有些流行曲中的主音歌手部份聽起來似乎比其他伴奏及和唱部份大聲及「接近」一些,像在眾多聲音之中站了出來或進前了一步一樣的;而其他同類歌曲只是將各個聲部羅列於耳前。又例如在一些 不日唱部份中,聲音異常地融和,並且像有很多人在和唱一樣。 其實在這些「特別效果」的背後,除了有錄音混音師的一番心思之外,還需要一些處理音響的儀器幫助,例如均諧器  (Equalizer ,簡稱   EQ) 、延緩  (Delay)   處理器、以 及  Compressor / Limiter  ( 下文譯作「壓縮器  /  限幅器」 )  等。其中,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並不太為一般人所了解和熟悉,因為在家庭音響設備中,不常甚至不需要應用到 壓縮器  /  限幅器 。 本文會探討一下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 。 Alesis 3630 Compressor/Limiter  (來源 :  Alesis 網站 ) 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 壓縮器和限幅器的原理相當相似,所以通常都會一同被提及,或者在同一部儀器上找到兩者的功能。限幅器會限制所輸入的聲音的音量,不能超出所設定的音量水平 (此設定稱為門檻 ── Threshold);當所輸入的聲音之音量超出此門檻,限幅器就會將此超出的部份切去,只容許低於門檻以下的音量通過。至於壓縮器,正如先前所述,所做的與限幅器相若;也會限制超出門檻的聲音。不過壓縮器不會像限幅器一樣將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一概切除。壓縮器會根據一個壓縮比率 (Compression Ratio),將超出門檻的聲音有限度地切除。 圖一:不同的壓縮比例 例如,若壓縮比率是 4:1,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每 4 個單位就會壓縮至 1 個單位。圖一是 壓縮器 / 限幅器的...

介紹 Audacity 3 (一):Audacity 的介面和基本操作

早在 2021 年初,Audacity 已發佈了第三版。作為一個使用了多年的經驗用家,一直都很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因此從這篇文章開始,我希望可多寫一些有關 Audacity 3 教學的主題系列。而在這首篇的文章之中,我會為大家介紹一下 Audacity 版本 3 的工作介面,以及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如何匯入聲音檔案、與及在 Audacity 裡面,幾個播放聲音檔案的方法。 Audacity 的主畫面: 先介紹一下 Audacity 的主畫面:在主畫面最上方的部份,是一些不同的工具列 (圖一:1)。在當中你可以找到不同的功能,或者一些編輯的方式。而畫面的中部,是 Audacity 的工作空間 (Workspace),是顯示和編輯聲軌 (2) 的部份。在聲軌的左面,是聲軌的控制面板 (3)。而在畫面的下方,是時間工具列和選取工具列 (4),當中你會見到一些有關在聲軌中,所選取之區段 (例如在哪裡開始和結束) 的相關資訊。  圖一:Audacity  主畫面的各個部份 匯入聲音檔案:   如果我們想在 Audacity 裡面,開啟一些現有的聲音檔案,可以點擊「檔案」菜單。在菜單中你會見到有「開啟」與及「匯入」。其實這兩個選項,都可以開到一些常用的聲音檔案,例如 WAV 或者 MP3 的檔案。我在這裡先用「匯入」,在檔案菜單中選用「匯入」>「音訊 …」(圖二),然後在彈出的視窗中選取所要匯入的聲音檔案。 圖二:匯入音訊 之後你會見到在主畫面的工作空間 (藍色的部份) 上面會出現一條聲軌 (圖三)。聲軌上面,會顯示一些波形。如果你覺得波形的顯示太小的話,可以將鼠標移向聲軌的下方,向下拉動,調校聲軌顯示的高度。  圖三:調校聲軌高度 Audacity 播錄工具列:   匯入檔案後,我們便可以使用 Audacity 的播放功能去收聽音訊的內容。要播放聲軌,我們就要用到位於畫面左上角的「播錄工具列」了 (圖四)。在「播錄工具列」上面,最常用的當然是「播放」 (Play) 和「停止」 (Stop),即。而在最左邊那個按鈕,其實就是「暫停」(Pause) 按鈕。另外有 Skip to Start 按鈕 (將游標移回最開頭)、 Skip to End 按鈕 (將游標移到聲軌的最後位置)、與及「錄音」(Record) ...

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 (一)

在音訊和音樂製作的過程中,為求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很多時候都需要調節音訊的音量。而在音量調節上,有時我們會整體地加大或減低音訊的音量;但亦有一些情況,我們則需要局部調整音訊的某些部份,令到它與整個製作中的其他部份,能夠有好的平衡或者配合。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當中包括增幅 (Amplify)、正規化 (Normalize) 、淡入 (Fade In) 和淡出 (Fade Out) 等功能。  增幅 (Amplify) 增幅這個功能,可以按需要增加或者減低音訊的音量。與使用 Audacity 中其他的編輯功能一樣,我們可以選掉將這些編輯或者效果應用到整個音訊,還是音訊中的某一個段落之上。我們只需要在進行編輯之前,分別用全選整個音訊,或者透過滑鼠使用選擇工具選取所想編輯的段落便可。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在 Audacity 匯入了一個音訊檔案,是一段旁白 (voice-over)的錄音。在圖中你會見到這段音訊的音量,大概是一半左右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聲波的波峰高度,粗略地判斷音訊的音量水平)。假設我想將整個音訊的音量增加到最大的話,那麼我首先按 Ctrl+A / Cmd+A,選取整個音訊。 圖一 然後往「效果」菜單中選擇「增幅」。 圖二:在菜單中選擇「增幅」 在之後彈出的「增幅」視窗裡面,我們會見到 Audacity 已經自動幫你計算了一個增幅的數值 (圖三, ① )。這個計算是基於如果我們要將音量加到最大值 (即在視窗中的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為 0 dB) 的時候 (圖三, ② ),增幅量到底是多少。假設我們真的要將音量加到最大的話,便可以直接用滑鼠點擊視窗右下方的「確定」按鈕 (圖三, ③ )。 圖三:增幅視窗 在返回主畫面後,你會見到波形會整體地加大,令音訊中最高的「峰位」(peak),達到最頂端的位置。而音訊其他部份,都會根據這個增幅量相應地增加。 圖四:經增幅加大音量後的波形 其實在增幅視窗當中,我們不一定要使用 Audacity 計算出來的增幅值,可以按情況的需要,輸入增幅的數值。例如我們想增加 3 dB 的話,便可用滑鼠雙點擊視窗中的第一項「增幅」右方的空格,並輸入 “3” (圖五, ① )。之後 Audacity 亦會幫我計算最大峰值是多少,顯示在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右方的空格中 (圖五, ② )。 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