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數碼音效」標籤的文章

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 (二)

在製作播客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都需要調校不同音訊 (如音樂與人聲) 相對的音量,以致它們之間能夠流暢地過渡。本文會介紹如何在 Audacity 中使用互動淡入淡出軌道 (Crossfade Tracks) 將兩段音樂無縫地連接起來,以及透過自動閃避 (Auto Duck) 輕鬆地調節人聲與背景音樂之間的音量平衡。最後亦會介紹如何 Audacity 中的波封工具 (Envelope Tool) 編輯模式,微調背景音樂的淡入/淡出效果,讓你可以在短時間內製作出悅耳的 Podcast 和音樂節目。 在 上一篇文章 中,我們已經介紹過 Audacity 如何使用增幅 (amplify)、及正規化 (normalize) 與及淡入和淡出 (fade in / fade out) 來調校音訊的音量。而在上文最後的例子之中,我亦解釋過如何使用淡入/淡出將兩段音樂音訊無縫地連接起來。其實在 Audacity 中,有一個功能只需用一個步驟便做到這種效果,這個功能稱為「互動淡入淡出軌道」(crossfade tracks)。 互動淡入淡出軌道 在使用「互動淡入淡出軌道」時,我們先將兩個要接駁的音樂音訊匯入到 Audacity 中的兩條獨立的聲訊中,並透過拉動音訊上方的手柄,調校兩段音訊的相對位置,令第一段的結尾和第二段的開首有大約 5 至 10 秒左右的重疊時段。之後我們便可以用選擇工具選取互動淡入淡出的範圍:首先選擇第一個聲軌結尾的部份。 圖一:匯入並排列音訊 在選對了兩個音訊重疊的區段時,你會見到兩條垂直的黃線。在這個時候要保持按著滑鼠的左鍵,向下拉動,直至見上下兩個聲軌都顯示出一個白色的選取範圍。 圖二:選取互動淡入淡出軌道的範圍 這就是我們要執行「互動淡入淡出」的範圍了,然後我們往「效果」菜單,在下方的一組效果當中,點選「互動淡入淡出軌道」。 圖三:在「效果」菜單點選「互動淡入淡出軌道」 在彈出的視窗中,我們建議沿用預設值:包括「固定增益」、「自訂曲線」我們不需要修改當中數值、「淡入淡出方向」都是沿用「自動」。 圖四:「互動淡入淡出軌道」視窗 然後按「確定」,便可以透過一個步驟令兩段音樂有互動淡入淡出的效果了。 圖五:執行「互動淡入淡出軌道」後的效果 自動閃避 在製作播客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會同時有背景音樂,又有人聲部份。例如在 圖六的 例子中,上方是音樂的聲軌 (①),下方是人

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 (一)

在音訊和音樂製作的過程中,為求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很多時候都需要調節音訊的音量。而在音量調節上,有時我們會整體地加大或減低音訊的音量;但亦有一些情況,我們則需要局部調整音訊的某些部份,令到它與整個製作中的其他部份,能夠有好的平衡或者配合。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當中包括增幅 (Amplify)、正規化 (Normalize) 、淡入 (Fade In) 和淡出 (Fade Out) 等功能。  增幅 (Amplify) 增幅這個功能,可以按需要增加或者減低音訊的音量。與使用 Audacity 中其他的編輯功能一樣,我們可以選掉將這些編輯或者效果應用到整個音訊,還是音訊中的某一個段落之上。我們只需要在進行編輯之前,分別用全選整個音訊,或者透過滑鼠使用選擇工具選取所想編輯的段落便可。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在 Audacity 匯入了一個音訊檔案,是一段旁白 (voice-over)的錄音。在圖中你會見到這段音訊的音量,大概是一半左右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聲波的波峰高度,粗略地判斷音訊的音量水平)。假設我想將整個音訊的音量增加到最大的話,那麼我首先按 Ctrl+A / Cmd+A,選取整個音訊。 圖一 然後往「效果」菜單中選擇「增幅」。 圖二:在菜單中選擇「增幅」 在之後彈出的「增幅」視窗裡面,我們會見到 Audacity 已經自動幫你計算了一個增幅的數值 (圖三, ① )。這個計算是基於如果我們要將音量加到最大值 (即在視窗中的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為 0 dB) 的時候 (圖三, ② ),增幅量到底是多少。假設我們真的要將音量加到最大的話,便可以直接用滑鼠點擊視窗右下方的「確定」按鈕 (圖三, ③ )。 圖三:增幅視窗 在返回主畫面後,你會見到波形會整體地加大,令音訊中最高的「峰位」(peak),達到最頂端的位置。而音訊其他部份,都會根據這個增幅量相應地增加。 圖四:經增幅加大音量後的波形 其實在增幅視窗當中,我們不一定要使用 Audacity 計算出來的增幅值,可以按情況的需要,輸入增幅的數值。例如我們想增加 3 dB 的話,便可用滑鼠雙點擊視窗中的第一項「增幅」右方的空格,並輸入 “3” (圖五, ① )。之後 Audacity 亦會幫我計算最大峰值是多少,顯示在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右方的空格中 (圖五, ② )。 圖五 這樣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