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3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 (一)

在音訊和音樂製作的過程中,為求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很多時候都需要調節音訊的音量。而在音量調節上,有時我們會整體地加大或減低音訊的音量;但亦有一些情況,我們則需要局部調整音訊的某些部份,令到它與整個製作中的其他部份,能夠有好的平衡或者配合。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當中包括增幅 (Amplify)、正規化 (Normalize) 、淡入 (Fade In) 和淡出 (Fade Out) 等功能。  增幅 (Amplify) 增幅這個功能,可以按需要增加或者減低音訊的音量。與使用 Audacity 中其他的編輯功能一樣,我們可以選掉將這些編輯或者效果應用到整個音訊,還是音訊中的某一個段落之上。我們只需要在進行編輯之前,分別用全選整個音訊,或者透過滑鼠使用選擇工具選取所想編輯的段落便可。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在 Audacity 匯入了一個音訊檔案,是一段旁白 (voice-over)的錄音。在圖中你會見到這段音訊的音量,大概是一半左右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聲波的波峰高度,粗略地判斷音訊的音量水平)。假設我想將整個音訊的音量增加到最大的話,那麼我首先按 Ctrl+A / Cmd+A,選取整個音訊。 圖一 然後往「效果」菜單中選擇「增幅」。 圖二:在菜單中選擇「增幅」 在之後彈出的「增幅」視窗裡面,我們會見到 Audacity 已經自動幫你計算了一個增幅的數值 (圖三, ① )。這個計算是基於如果我們要將音量加到最大值 (即在視窗中的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為 0 dB) 的時候 (圖三, ② ),增幅量到底是多少。假設我們真的要將音量加到最大的話,便可以直接用滑鼠點擊視窗右下方的「確定」按鈕 (圖三, ③ )。 圖三:增幅視窗 在返回主畫面後,你會見到波形會整體地加大,令音訊中最高的「峰位」(peak),達到最頂端的位置。而音訊其他部份,都會根據這個增幅量相應地增加。 圖四:經增幅加大音量後的波形 其實在增幅視窗當中,我們不一定要使用 Audacity 計算出來的增幅值,可以按情況的需要,輸入增幅的數值。例如我們想增加 3 dB 的話,便可用滑鼠雙點擊視窗中的第一項「增幅」右方的空格,並輸入 “3” (圖五, ① )。之後 Audacity 亦會幫我計算最大峰值是多少,顯示在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右方的空格中 (圖五, ② )。 圖五 這樣設

「電子音樂」與「電腦音樂」有分別嗎?

愛好音樂和科技的朋友,可能都會聽過「電子音樂」與「電腦音樂」這兩個詞彙。不過,你有否想過這 兩個 聽起來 很相似的音樂名稱,到底有何分別?這些音樂又是如何創作和發展出來的呢? 在本文中,我會探討一下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之間的分別,並介紹這兩個 音樂類型的早期發展。 作曲家史托克豪森 (攝於德國西部電台電子音樂錄音室) 電子與電腦音樂 今天,由於電腦科技的發達和普及,我們比較習慣用「電腦音樂」這個術語。然而,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特別在流行文化的領域當中,人們會傾向用「電子音樂」這個名稱。例如在當時流行音樂界不少知名的藝人和樂隊組合,皆以「電子音樂」類型作為招徠。例如 德國電子音樂組合  Kraftwerk  ( 電力站樂團) 為 1970 年代電子流行音樂曲風 (Synth-pop) 的代表之一,他們的作品大量地利用電子合成器,做出變化多端的音色和效果,為流行音樂界開拓了一個新領域。下面是  Kraftwerk 於 1980 年推出的 電子 流行曲風作品 Das Model (模特兒): 雖然今天「電子音樂」與「電腦音樂」這兩個名稱,幾乎是同義詞,我們都慣於將它們互換使用。 不過 嚴格來說,尤其是在起源和製作原理上,這兩個音樂類型的確是有一些分別。不過由於電腦在電子音樂上的應用日益增多,例如現在有不同的數碼多聲軌錄音、音色編輯、及程序器電腦等應用程式,因而令「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難怪現在我們聽到別人說「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會認為是同一類的音樂,同時也似乎理所當然地將它們與電子合成器、多媒體電腦、 MIDI 等話題混為一談。 其實從歷史上來看,「電子音樂」 (Electronic Music) 較 「電腦音樂」 (Computer Music) 還 要早五、六年出現。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之後,開卷錄音機 (Open-Reel Tape Recorder) 開始可在民間使用,而當時一些音樂家、語音學家和音響工程師都使用開卷錄音機作為他們重新整理聲音的錄音工具,發掘編輯聲音的不同方法。這些技巧包括改變錄音帶的播放速度 (Speed Change) 、反向播放 (Direction Change / Reversed Direction) 、循環播放 (Tape Loop) 、剪貼 (Cutting and Splicing) 及

Audacity 3.1 版的更新功能 (四):重複播放功能 (Loop Play)

在之前幾篇 Audacity 系列的文章中,我為大家介紹過 Audacity 3.1 版的更新功能:包括音訊片段手柄 (Audio Clip Handle)、軌道行為 (Track Behaviors) 和聰明音訊片段 (Smart Clip)。在今次這篇文章中,我會繼續為大家介紹 3.1 版裡面最後一個新增功能:重複播放 (Loop Play,或譯循環播放)。 重複播放的用途 在以往的版本之中,已有提供重複播放這個功能,目的是讓使用者在製作可供循環播放的音訊時 (例如剪輯循環樂段、或製作適用於 YouTube Shorts 影片的音訊等),可以監聽所選段落的效果,並即時作出調節。另外,有時當我們編輯音訊時,可能需要集中聽某一個範圍裡的聲音材料,以致我們可以更細緻地做好編輯工作,重複播放功能在這情況下亦正可派上用場。 在早前 Audacity 的版本中,如果要使用重複播放功能,只需要用選擇工具選取所需的區段,再按 Shift 鍵,播錄工具列上的播放按鈕,便會變成重複播放按鈕 (圖一): 圖一:較早前版本中的重複播放按鈕 在按著 Shift 鍵的同時按空白鍵,或者用滑鼠點擊這個按鈕,便可啟動重複播放功能。 選取及監聽循環樂段 在 Audacity 3.1 版的播錄工具列上,加入了一個常駐的重複播放按鈕: 圖二:Audacity 3.1 版中的重複播放按鈕 在圖三中顯示的專案裡,有一段鼓聲。假設我想將最後變奏 (fill-in) 的一部份循環播放 (第 7 至第 8.5 秒)。我只需要在時間軸那裡用滑鼠點擊和拉動,這樣便能選取一個重複播放的範圍,它會在時間軸上顯示出來 (圖三, ① )。 圖三:選取和監聽重複播放區段 當我選取了 重複播放區段 ,在播錄工具列最右手邊那個按鈕,即重複播放按鈕,亦會自動按了下去 (圖三, ② ),啟動了重複播放這個功能。這樣,當我再點擊播放按鈕 (圖三, ③ ) 的話,Audacity 便會根據我所選定之範圍重複播放。 調校重複播放區段的範圍 選定了的重複播放範圍,其實我亦可以用滑鼠在時間軸上面點擊和拉動,去改變它的開始和結束位置,從而調校重複播放範圍的長度。 圖四:調校重複播放的區段範圍 另外,我亦可以用滑鼠在這個範圍中間點擊和拉動,去將整個區段移動 (但保持區段的長度不變)。當將鼠標移到區段的上方時,鼠標會變成一個手板的模樣。在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