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Sibelius 教學 (二):製作弦樂四重奏樂譜

在上一篇關於專業製譜軟件 Sibelius 的文章中,我為大家介紹過如何在 Sibelius 中建立新樂譜 ,以及使用不同聲部輸入合唱樂譜中的樂音,並聆聽其效果。在這個教學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裡面,我會講解如何使用 Sibelius 製作在古典音當中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室內樂的音樂類型:弦樂四重奏的樂譜。

Photo credit: Roxanne Minnish (www.pexels.com/zh-tw/photo/4513456/)

在本文中,我會以海頓的《帝王》弦樂四重奏,作品 76,第三首其中第二樂章中的主題部分,作為示範例子講解。透過這個例子,我會講解如何在樂譜中加入速度標記,與及強弱符號等文字元素。另外,我亦會介紹如何加入圓滑線 (Slur)、如何輸入雙音和裝飾音、與及如何隱藏在樂譜上面的個別物件等技巧。

圖一:海頓《弦樂四重奏》,作品 76,第三首,第二樂章
參考樂譜:imslp.org/wiki/String_Quartets,_Op.76_(Haydn,_Joseph)

透過選用範本建立樂譜

首先,我們要在 Sibelius 裡面建立一個新樂譜:按快速鍵 Ctrl N (PC) / Cmd N (Mac)。之後在彈出的 Quick Start (快速開始) 畫面裡面,會見到有不同的範本。我們可以往下方的 Chamber Groups (室樂組合,圖二:①) ,這裡會找到 String Quartet (弦樂四重奏,圖二:②)。我們可以點擊選擇這個範本,Sibelius 便會將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及大提琴這些樂器加入樂譜當中。

圖二:在 Quick Start 畫面中選取「弦樂四重奏」樂譜範本

設定樂譜選項

在接著出現的畫面裡面,我們可以根據樂曲的原譜 (圖一) 設定樂譜中的一些重要選項,包括:

  1. Time Signature (拍子記號):我們可以選用 C-cut (圖三:③);
  2. 選用 pick-up bar (弱拍開始小節,圖三:④):樂曲 pick-up bar 的長度,是二分音符 (⑤);

    圖三:Quick Start 視窗中的樂譜選項


  3. Tempo (速度):我們先勾選 Metronome mark (拍子機記號,圖四:⑥),再將它設定為四分音符等於 80 (或二分音符等於 40,圖四:⑦);
  4. 調號:選用 G 大調 (一個升號,圖四:⑧)。
  5. Score Information Setup (樂譜資料設定):由於這是第二樂章,我們不需要再輸入曲名,只需要像原譜一樣,輸入羅馬數目字 II (圖四:⑨),並不需要輸入任何作曲家資料。

圖四:樂譜選項 (續)

在選定樂譜的設定後,點擊 Create (建立,圖四:⑩)。

調校樂譜顯示位置和比例

當建立了樂譜之後,我可以調較一下樂譜在畫面中的擺放位置,與及顯示比例的大小。如果我想將樂譜的頁面,放得比較正中一些,或者我想調校一下它在畫面中顯示位置的話,我可以用滑鼠點擊樂譜空白的部分,然後將它拉動,放到畫面的正中間,然後放開滑鼠的左按鈕。

圖五:樂譜畫面顯示

如果我想將它顯示得比較大一些,即 zoom in (放大),可以按 Ctrl / Cmd +。如果想縮小,可按 Ctrl / Cmd -。一般來說,我會將樂譜放大至到它可以配合畫面的闊度。

隱藏樂器名稱及拍子機記號

當我們對照原譜,會發現有一些譜面的設定,是可以先調整一下的。第一就是樂器名稱的顯示,由於這是第二樂章,樂譜的左邊是不需要顯示樂器名稱的。要更改這個選項,我們可以到 Appearance (外觀) 分頁 (圖六:①),最左邊的 Engraving Rules (雕版規則,②)。在按了這個按鈕之後,會彈出一個視窗,在視窗的左邊有一系列關於雕版 (製譜) 的選項,我們選 Instruments (樂器,③)。由於我不想樂譜顯示任何樂器名稱,所以我們在 Instruments 這個分頁,上面的三個選項,包括最開頭、樂譜的中間、與及新的分段,我們都選 None (沒有,④)。在選定之後,點擊 OK (⑤) 確定。

圖六:設定樂器名稱顯示選項

另外一件事,就是關於 metronome mark (拍子機記號),如果參考原譜的做法,我們會將它隱藏。我們首先用滑鼠點擊拍子機記號 (圖七:①),選擇了之後,它會變成藍色,然後往 Home 分頁(②),在差不多最右邊有一個 mf (顯示/隱藏) 按鈕,我可以透過它選擇顯示或者隱藏樂譜上面的物件。在點擊 mf 按鈕 (③) 之後,拍子機記號便會轉為灰色。這樣,如果我們把樂譜打印或者轉成 pdf 檔的時候,拍子機記號便不會顯示出來了。

圖七:隱藏拍子機記號

加入速度文字

我們亦可以在樂譜的開首加入速度文字 (tempo text)。方法就是往 Text (文字,圖八:①) 分頁,分頁中間有一個 Styles (風格) 的區段,在 Styles 區段方格的右下角,我點擊那個 "More" 按鈕 (②),畫面便會顯示不同風格 (用途) 的字體,在當中我選用 Tempo (③),然後用滑鼠點擊樂譜開首的位置,再用鍵盤輸入速度文字:"Poco adagio; cantabile"。

圖八:加入速度文字

要注意的是,在完成輸入文字之後,不要按 Enter 去確定 (這樣會加入一個換行),而是用滑鼠點擊樂譜空白的位置,或者按 Esc 鍵,這樣便可以確定所輸入的文字。

圖九:加入了速度文字之後

輸入樂音及圓滑線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輸入第一樂句的音了 (第 1 至 4 小節)。我們先輸入第一小提琴的音,方法就好像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在 Keypad 上面用滑鼠先點選音的時值,然後將滑鼠放到去樂譜上適當的音高位置,點擊並加入樂音。如果我們對比原譜,在第一句中除了音符之外,還有一條圓滑線 (Slur) 在上面。要輸入圓滑線,其實有兩方法。我們可以點選第一個音,然後按快速鍵 S,圓滑線便會連到去之後的那個音上。當加了圓滑線之後,再按空白鍵使圓滑線連到下一個音。

如果圓滑線是橫跨多個樂音的話,我們可以先選擇要加入的範圍,再加入圓滑線。在畫面上先用滑鼠點選第一個音 (點擊之後樂音會變成藍色),然後按著 Shift 鍵,再用滑鼠點選最後一個音,便可以選取一個範圍:

圖十:選取一個範圍

然後便可按快速鍵 S 加入圓滑線。

圖十一:將圓滑線加到所選範圍之上

加入裝飾音

在第一小提琴的第 3 小節有一個裝飾音 (這裡是 turn),我們先點選這個 A 音,然後去 Notations (記譜) 分頁那裡 (圖十二:①),當中有一個 Symbols (符號) 的組別,然後點擊它右下角的 "More" 箭咀,之後在 Ornaments (裝飾音) 這個組別中的第二行會找到 Turn 的符號:

圖十二:加入裝飾音

回到主畫面後,我可以用滑鼠點選這個剛加入了的符號,把它拉動到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

圖十三:加入裝飾音之後

第二小提琴聲部的輸入方法,與第一小提琴類似,在此省略。讀者可以觀看本文相關的影片,當中有詳細的示範 (請參考本文最後的連結)。

至於中提琴的聲部,在第二個小節中有一個兩拍的休止符。在輸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按 Esc 鍵重設 Keypad 的選擇,將鼠標轉成箭咀 (選取模式),然後用滑鼠點選這個小節中的小節休止符 (bar rest,圖十四:①):

圖十四:選取小節休止符

之後在 Keypad 上面點選二分音符 (圖十五:②),便可以將它轉成兩個二分休止符。然後再繼續輸入往後的音。

圖十五:變更休止符時值

另外,在第二個小節的兩個 D 音,上面是有跳音 (staccato) 符號的。我們在輸入這個音之前,於 Keypad 中選用了四分音符之後,需要同時選擇這個跳音符號,然後再將音符放到樂譜上 (圖十六)。

圖十六:輸入跳音

至於之後的 E 音,由於它並沒有跳音符號,我們需要在 Keypad 上面再點擊一次跳音符號這個鍵,將它取消了,然後轉用八分音符,再輸入樂音。當完成輸入第一個樂句的所有聲部之後,我們可以聽一下回放效果:在點選第一個音之後,按 P 鍵播放。

透過剪貼功能提高輸入的效率

接著的樂句 (第 4 至 8 小節),其實是重複第一樂句,所以我們可以用複製與貼上的方法,將開頭這個樂段複製下去。我們只需要選擇要複製的範圍:先點擊第一小提琴的第一個音 (圖十七:①),然後按著 Shift 鍵,再點擊大提琴最後的二分音符 (②),便可以選擇整個第一樂段 (所選取的範圍會變成藍色),然後按 Ctrl C / Cmd C 複製。

圖十七:選取第一樂句

在複製了之後,我用再滑鼠點擊第一句之後第一小提琴聲部的休止符 (第 4 小節第三拍,圖十八:③),然後按 Ctrl V / Cmd V,將第一句貼上,這樣便可以節省重複輸入的時間。

圖十八:將已複製的第一樂句貼上

編輯版面佈局

如果我們想仿效原譜,像它的版面佈局一樣,在第 6 小節之後換行。我們可以先在這裡,處理樂譜換行:方法是點擊第 6 小節之後的小節線 (圖十九:①):

圖十九:選取小節綫

然後按 Enter 鍵,便可以做到換行 (圖二十)。

圖二十:加入換行

加入延長符號

接下來我們可以繼續輸入第三樂句 (第 8 至 12 小節) 的音。步驟都是類似之前,在此省略。在完成輸入第三樂句的樂音之後,可注意兩個細節。第一就是在第二樂句的句尾,有延長符號 (fermata),我們需要將它加到樂譜上面,方法就是先點選這四個音 (圖廿一:①),然後我們往 Keypad 的第四頁 (點擊 Keypad 上的右箭咀鍵前往,②):

圖廿一:選取多個樂音

然後點擊左下角的 Fermata 鍵 (圖廿二:③),便可加入符號。

圖廿二:加入延長符號到所選範圍

小節數顯示

另一個細節,就是關於小節數 (bar number) 的顯示。如果我們想像原譜一樣,就是每隔十個小節顯示一次小節數,那麼我們可以往 Appearance 分頁 (圖廿三:①),然後點擊最左邊的 Engraving Rules (②),在彈出視窗左邊的表列中,我們選 Bar Numbers (小節數,③),然後在 Bar Numbers 分頁的左上角,Appearance (外觀) 的 Frequency (頻率),將它設定為 "Every 10 bars" (每隔十個小節,④),然後按 OK 確定 (⑤)。

圖廿三:設定小節數顯示

之後你會見到小節數的顯示,便會出現在第 10 小節上面。

輸入雙音

在第 12 小節中,第二小提琴與及中提琴都分別有雙音 (double stop)。要在 Sibelius 中輸入雙音,以第二小提琴為例,我們先在 Keypad 中選擇一個附點的四分音符,然後在樂譜上面,點擊輸入其中一個音,例如我輸入上面的 G 音 (五線譜中的第二線)。之後在這個 G 音下方,再點擊輸入另外一個 G 音 (下加三間)。輸入中提琴的雙音都是類似:在 Keypad 中選用二分音符,先輸入 D 音,再在這個音下面輸入 G 音。

圖廿四:輸入雙音

輸入碎音

在第 16 小節中,第一小提琴與及中提琴都分別有一個碎音 (Acciaccatura)。要輸入碎音,我們首先在 Keypad 的第一頁,選用八分音符 (圖廿五:①),然後點擊右邊箭咀往 Keypad 的下一頁。

圖廿五:在 Keypad 上選取碎音的時值

在 Keypad 的第二頁中,你會見到分別有兩款裝飾音,我們點選有斜杠的那款 (圖廿六:②),那就是碎音符號。在點選了之後,我們在樂譜要輸入這個碎音的位置上點擊,例如第一小提琴這裡是 B 音 (③):

圖廿六:在 Keypad 上選取碎音的類型及加到樂譜上

要留意的是,如果我要繼續輸入之後的兩個音的話,我首先在 Keypad 那裡,取消這個碎音符號,即點擊多一次,然後回到第一頁,如果之後都是八分音符的話,就不需轉用其他時值,可以繼續輸入後面的 A 音與及 G 音。而中提琴聲部的碎音都可以類似的方法輸入。

由於樂段最後的部份 (第 16 至 20 小節),是重複剛才我們輸入這個樂段,我們可以透過複製與貼上,去加快樂音的輸入工作。

去除空白小節

在輸入好樂音之後,我們還要處理兩件事。第一就是由於樂譜後面還有一些空白的小節,我們是需要選擇和刪除它們的。我們可以按著鍵盤的 Cmd 鍵,然後用滑鼠點擊選擇第 21 小節這個空白小節,然後放開 Cmd 鍵,再按著 Shift 鍵,用滑鼠點擊樂譜最後一個空白小節 (圖廿七:①),這樣便可以選擇整個空白的區段。然後我們在 Home 分頁 (②) 那裡,有一個 Bars (小節) 的組別,點擊 Delete (刪除,③)。Sibelius 會問:「是否要刪除這些小節?」我們點擊:「是。」(④)

圖廿七:選取及去除多出的空白小節

另一件事,就是在樂段的最後位置,有一個「多出」的兩拍休止符,是需要移除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們可以改變這個小節的拍子記號 (time signature)。先點選這個小節 (圖廿八:①),然後按快速鍵 T,之後便會出現 Time Signature 視窗 (②),我們可以在上面選 2/4 拍子 (③):

圖廿八:將最後一個小節的長度改為兩拍 (二分音符)

這樣原先四拍子的小節便會分成兩個二拍子的小節 (圖廿九)。

圖廿九:改變拍子記號之後

我們可以按著 Cmd 鍵點擊選取最後多出的空白小節,再用 Home 分頁中的刪除小節指令移除這個小節。在完成這一步之後,由於原本的樂譜是沒有這個拍子轉換的,樂曲往後,是會有變奏部份的,因此這裡,我們是需要隱藏這拍子記號。方法就是我們點選這個 2/4 拍子記號 (圖三十:①),令它變成紫色,然後點擊 Home 分頁中的 mf  (Hide or Show) 按鈕 (②),就可以將拍子記號隱藏了。

圖三十:隱藏拍子記號

加入強弱和表情符號

最後我們把強弱和表情符號加到樂譜上面。首先我們可以將樂譜中行距,調整得拉闊一點。方法就是用滑鼠在五線譜空白的位置上點擊,然後我們可以把那一行樂譜拉動。如果我們向上或向下拉動,就可以調校行距。例如我們把中提琴這行向下拉低一點,以提供更多空間去放入表情符號。

由於四件樂器的表情符號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先在第一小提琴這裡輸入,然後再複製到去其他聲部中。我們先擊選第一個音,然後按 Ctrl E / Cmd E ,再按 Ctrl P / Cmd P ,用鍵盤輸入 "p" (弱),之後放開 Cmd / Ctrl 鍵,再按空白鍵,然後輸入 dolce。在輸入了強弱和表情符號之後,我們可以透過點擊和拉動個別的符號,去調校其在樂譜上的位置。

圖卅一:加入強弱和表情符號

輸入好之後,我們便可以點選這兩個表情符號,按 Ctrl C / Cmd C 複製,然後就可以一次過貼到下面聲部中。方法就是一次過選擇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及大提琴聲部中相關的音:先點選第二小提琴的 B 音,再按著 Shift 鍵點選大提琴的 G 音,然後按 Ctrl V / Cmd V,這樣便可以一次過將表情符號貼在這三個聲部上了。

在樂譜第二行的第 12 小節,我們需要加入一些突強符號 (forzando, fz)。與之前一樣,我們都可以先調校好行距,令樂譜有足夠的空間加入強弱符號,尤其是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之間的行距,由於有雙音和下加線的音,需要調校得再闊一點。在調闊了行距之後,我們可以點選第一小提琴在 12 小節的 G 音,之後按 Ctrl / Cmd E,然後按著 Ctrl / Cmd 鍵,輸入 "f"。至於在輸入 "z" 時,則不需要按著 Cmd / Ctrl 鍵。另外注意在完成輸入文字之後,要確定所輸入的內容時,不要按 Enter,而是用滑鼠點擊樂譜空白的位置 (或按 Esc 鍵) 去確定。

圖卅二:選取要貼上強弱符號的範圍

在第一小提琴聲部下方輸入了這兩個符號之後,我們可以按住 Ctrl / Cmd 鍵同時點選它們 (選取後兩個符號都變成藍色),然後複製。之後我們可以用上面用過的方法,選擇一個範圍 (例如從第 12 小節第二拍第二小提琴的 G 音直到第 13 小節第二拍大提琴的 C 音,圖卅二),然後將這兩個 fz 符號一次過貼到下面三個聲部中 (圖卅三)。

圖卅三:貼上強弱符號之後

當完成輸入樂譜上面所有的細節之後,我們就可以整體看一下樂譜的版面,例如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或者樂器與樂器之間距離是否均稱。

圖卅四:使用 Sibelius 製作的樂譜 (匯出成為 pdf 檔)

觀看與本文有關的教學影片

立即觀看我所製作有關如何使用 Sibelius 製作弦樂四重奏樂譜的教學影片:

Sibelius 教學 - 第二集:製作弦樂四重奏樂譜


作者:黃逸偉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網友如欲轉載本文之內容,歡迎以電郵聯絡作者 (ywjwong@gmail.com)

請支持我的製作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和相關的示範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讚好及分享本網誌的連結。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你在本文下面留言。

另外,你亦可以透過 Buy Me a Coffee 這個平台支持和贊助我,讓我可以製作更多關於 Sibelius 和電腦音樂的教學影片,多謝你對我的支持!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jywwong?sub_confirmation=1

留言

閱讀更多熱門文章

淺談音頻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和應用

喜愛音樂的朋友,通常對聲音會較為敏感。在我們日常聽的歌曲錄音之中的聲音,多是用多聲軌錄音  (Multi-Track Recording)  的方法製作的。其中各個聲部或樂器的音量、音色等,都是經過專業錄音  /  混音師的精心處理和微調。所以我們在聽歌曲中的錄音時,常會發現有不同的效果。例如,有些流行曲中的主音歌手部份聽起來似乎比其他伴奏及和唱部份大聲及「接近」一些,像在眾多聲音之中站了出來或進前了一步一樣的;而其他同類歌曲只是將各個聲部羅列於耳前。又例如在一些 不日唱部份中,聲音異常地融和,並且像有很多人在和唱一樣。 其實在這些「特別效果」的背後,除了有錄音混音師的一番心思之外,還需要一些處理音響的儀器幫助,例如均諧器  (Equalizer ,簡稱   EQ) 、延緩  (Delay)   處理器、以 及  Compressor / Limiter  ( 下文譯作「壓縮器  /  限幅器」 )  等。其中,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並不太為一般人所了解和熟悉,因為在家庭音響設備中,不常甚至不需要應用到 壓縮器  /  限幅器 。 本文會探討一下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 。 Alesis 3630 Compressor/Limiter  (來源 :  Alesis 網站 ) 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 壓縮器和限幅器的原理相當相似,所以通常都會一同被提及,或者在同一部儀器上找到兩者的功能。限幅器會限制所輸入的聲音的音量,不能超出所設定的音量水平 (此設定稱為門檻 ── Threshold);當所輸入的聲音之音量超出此門檻,限幅器就會將此超出的部份切去,只容許低於門檻以下的音量通過。至於壓縮器,正如先前所述,所做的與限幅器相若;也會限制超出門檻的聲音。不過壓縮器不會像限幅器一樣將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一概切除。壓縮器會根據一個壓縮比率 (Compression Ratio),將超出門檻的聲音有限度地切除。 圖一:不同的壓縮比例 例如,若壓縮比率是 4:1,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每 4 個單位就會壓縮至 1 個單位。圖一是 壓縮器 / 限幅器的輸入和輸出的座標圖,其中 1:1 是沒有用壓縮器 / 限幅器;2:1 代表用了 2:1 壓縮比率的壓縮器;至於 ∞:1,就代表使用限幅器。∞:1 的意思,即限幅器是以無限比一的壓縮比率處理聲音。所以,若將壓縮

介紹 Audacity 3 (一):Audacity 的介面和基本操作

早在 2021 年初,Audacity 已發佈了第三版。作為一個使用了多年的經驗用家,一直都很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因此從這篇文章開始,我希望可多寫一些有關 Audacity 3 教學的主題系列。而在這首篇的文章之中,我會為大家介紹一下 Audacity 版本 3 的工作介面,以及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如何匯入聲音檔案、與及在 Audacity 裡面,幾個播放聲音檔案的方法。 Audacity 的主畫面: 先介紹一下 Audacity 的主畫面:在主畫面最上方的部份,是一些不同的工具列 (圖一:1)。在當中你可以找到不同的功能,或者一些編輯的方式。而畫面的中部,是 Audacity 的工作空間 (Workspace),是顯示和編輯聲軌 (2) 的部份。在聲軌的左面,是聲軌的控制面板 (3)。而在畫面的下方,是時間工具列和選取工具列 (4),當中你會見到一些有關在聲軌中,所選取之區段 (例如在哪裡開始和結束) 的相關資訊。  圖一:Audacity  主畫面的各個部份 匯入聲音檔案:   如果我們想在 Audacity 裡面,開啟一些現有的聲音檔案,可以點擊「檔案」菜單。在菜單中你會見到有「開啟」與及「匯入」。其實這兩個選項,都可以開到一些常用的聲音檔案,例如 WAV 或者 MP3 的檔案。我在這裡先用「匯入」,在檔案菜單中選用「匯入」>「音訊 …」(圖二),然後在彈出的視窗中選取所要匯入的聲音檔案。 圖二:匯入音訊 之後你會見到在主畫面的工作空間 (藍色的部份) 上面會出現一條聲軌 (圖三)。聲軌上面,會顯示一些波形。如果你覺得波形的顯示太小的話,可以將鼠標移向聲軌的下方,向下拉動,調校聲軌顯示的高度。  圖三:調校聲軌高度 Audacity 播錄工具列:   匯入檔案後,我們便可以使用 Audacity 的播放功能去收聽音訊的內容。要播放聲軌,我們就要用到位於畫面左上角的「播錄工具列」了 (圖四)。在「播錄工具列」上面,最常用的當然是「播放」 (Play) 和「停止」 (Stop),即。而在最左邊那個按鈕,其實就是「暫停」(Pause) 按鈕。另外有 Skip to Start 按鈕 (將游標移回最開頭)、 Skip to End 按鈕 (將游標移到聲軌的最後位置)、與及「錄音」(Record) 按鈕。  圖四:播錄工具列 播放、停止和暫停:

Audacity 3 教學 (二):剪輯及播放循環樂段 (Loop)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為各位介紹過 Audacity 的工作介面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為你介紹如何在 Audacity 中選取循環樂段 (Loop),並說明在 Audacity 3.1 版本中更新了的重複播放 (Playback Looping) 功能。另外,我亦會解釋如何在選取循環樂段時,使用 「尋找零交越點」(At Zero Crossings),以確保循環樂段的質素。最後我亦會介紹如何應用 Audacity 中修剪 (Trim) 和分割 (Split) 音訊這兩個功能,去協助剪輯循環樂段 。  在 Audacity 中選取循環樂段 所謂循環樂段,是指聲音或音樂素材的重複部分,在音樂演奏或編曲中,樂手和編曲家可以透過重複這些聲音或音樂材料,以創建固定反覆的樂句 (ostinato),從而舖排音樂織體中的不同層次。  要在 Audacity 中選取循環樂段,我們首先要匯入一個聲音檔案 (有關匯入聲音檔的方法,請參照我 上一篇文章 或 影片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在 Audacity 匯入一個鼓聲音訊,這音訊本身有一定的重覆性。而經過反覆聆聽,我們會留意到大概在音訊第四秒左右的位置,可以返回音訊的開首,形成一個循環樂段。你可以先粗略地,在聲軌的四秒鐘這個位置,用選擇工具 (selection tool) 向音訊開首位置拉動,選取一個區段 (圖一)。  圖一:選取循環樂段的區間 Audacity 3.1 版的重複播放功能  在以往的 Audacity 版本中,我們可以透過 Shift + Space 啟動重複播放 (playback looping) 功能。而要在 3.1 版本中重複播放上面已選取了這段落,我們可以點擊在播錄工具列 (Transport Toolbar) 上最右邊的按鈕 (圖二),這個在 3.1 版本新增了按鈕,可啟動「重複播放」功能。當點擊了之後,按鈕會變成灰色。而同時在時間軸 (timeline) 上面你會見到出現一個淺藍色的區段 ( 圖三 ),顯示重複播放的範圍。當我們點擊了重複播放按鈕之後,然後再點擊播放 (play),我們便可以監聽已選取了的選段,聽聽在循環播放時,接駁位是否能夠做到無縫。  圖二:Audacity 3.1 的播錄工具列 圖三:在時間軸上顯示的重複播放範圍 如果我們想進一步確保循環樂段的接駁位能夠做到無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