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器基本功能
其實電子合成器最基本的功能,是產生及調節聲音。而樂器的類形和使用者介面,只是適應不同樂手彈奏和控制合成器的不同方式而已。而聲音的產生和調節,可以說是最基層的音樂創作,因為透過合成新的音色,我們可以突破現有傳統樂器的限制,創作出這些樂器不能奏出的音色,卻毋須製作新的實體樂器,其音色卻可以千變萬化。亦正因為這個優勢,合成器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成為了不少音樂家的寵兒!
重量級始祖製品
一般都認為,最早的電子樂器,是由泰岱斯 • 卡希爾 (Thaddeus Cahill) 於 1896 與 1906 年之間發明的 Telharmonium。Telharmonium 與現在很多合成器一樣,都是靠震盪器 (Oscillator) 產生音波。不過當時的震盪器是由大型的發動機 (Motor) 發動的,所以其體積和重量,都比現在的電子樂器或者合成器要大得多。據說當日 Telharmonium 的重量,達二百噸之重。
其後,由俄國人李昂 • 特雷門 (Leon Theremin) 在 1920 至 1924 年發明的特雷門 (Theremin,原本稱為 Etherophone / Thereminovox),於 1920 年代後期成為了流行的電子樂器。
而於 1930 至 1940 年代也有幾個發明值得一提。當中包括特雷門的 Rhythmicon (1934),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電子節奏樂器:
勞倫斯 • 漢門 (Laurens Hammond) 的漢門風琴 (Hammond Organ 1935),演奏者能透過不同的牽引杆 (drawbars) 控制音波中泛音 (overtones) 到底有多少,以改變音色:
另外是莫里斯 • 馬特諾 (Maurice Martenot) 設計的馬特諾音波琴 (Ondes Martenot 1928),在 1930 及 1950 年代分別流行於歐洲及美國。著名的法國作曲家梅湘 (Oliver Messiaen) 在他的圖倫加利拉交響曲 (Turangalîla-Symphonie, 1949 年首演) 中也有用到這件樂器。
以程式控制音色
踏入 1950 年代,合成器的技術逐漸成形和成熟。配合初代電腦技術的發展,當時的合成器是透過程式來控制。例如 RCA 的 Electronic Music Synthesizer (Mk. I: 1951-52;MK. II: 1957),以及 Siemens Synthesizer (1957-59) 皆屬於這一類,乃為作曲而設計。
圖二:RCA Electronic Music Synthesizer Mk. II (來源:Wikipedia 連結) |
圖三:Siemens Studios for Electronic Music (來源:Wikipedia 連結) |
這時期的合成器會以一些已打孔的紙條 (這是當年記錄和輸入程式的方式) 來控制合成器的震盪器、濾波器 (Filter),和噪音產生器 (Noise Generator) 等模組。而在 1960 年代,這一類透過程式來控制的合成器亦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能精確地控制所發出的音色。
1960 年代初期,由於平價半導體科技的發展,使新一代的合成器得以面世。其中包括羅伯特 • 穆格 (Robert Moog) 的電壓控制合成器 (Voltage Controlled Synthesizer 1964)。這類合成器可以透過接駁琴鍵、操縱桿或踏板等控制器來演奏。另外,這個時期的合成器仍是為錄音室設計為主,亦承接了 1950 年代的模組化 (Modular) 設計,即這類合成器是以不同功能的合成模組 (振盪器、濾波器、噪音產生器等) 所組成。模組之間是透過跳接線 (Patch Cable) 連接起來,以產生和調節不同的音色和聲響效果,這設計為音色和聲響設計帶來極多的可能性。
1970 年代的合成器漸趨小型化,而設計上亦不再是以模組化的形式為主,不同功能的合成部份也已預先接駁好,使用者只能在控制板上作有限度的選擇。這種設計,是為了適應現場演奏的需求:簡單、快捷的控制。而到了 1975 年,多音合成器 (Polyphonic Synthesizer) 也面世了。
自 1970 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生產商生產自己的合成器,以致不能互相兼容的問題產生,最後導致 MIDI 標準的誕生 (1981)。而在 1970 年代之後,合成器的發展亦漸趨複雜,不同用途的合成器不斷地湧現於市場中。然而,數碼化、電腦化、程式化基本上是它們發展的共同方向。
作者:黃逸偉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網友如欲轉載本文之內容,歡迎以電郵聯絡作者 (ywjwong@gmail.com)。
請支持我的製作
https://www.youtube.com/user/jywwong?sub_confirmation=1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