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Audacity 3.1 版的更新功能 (一):音訊片段手柄 (Audio Clip Handle)

Audacity 在 2021 年的 10 月發佈了 3.1 版本,當中新增和更新了幾項功能,當中包括在音訊片段上方所增設的手柄 (Clip Handle)、改善了音訊編輯流程的軌道行為 (Track Behoviors) 選項、令 Audacity 終於具備非破壞性編輯 (non-destructive editing) 功能的聰明音訊片段 (Smart Clip)、與及更新了的重複播放 (Loop Play) 功能。在這一篇文章裡面,我會先介紹一下音訊片段手柄這個新功能。


音訊片段手柄 (Audio Clip Handle)

在 Audacity 版本 3.1 裡面第一個新增的功能,就是在聲軌上面的音訊片段 (audio clip),加了一個手柄 (handle)。如果我們在 Audacity 3.1 裡面,匯入一個音訊檔案,在音訊片段上方的這個部分,你會見到這個手柄 (圖一):一個比較淺色的部分;而在左上角這個位,會有檔案的名稱 (圖一 :2)。

圖一:Audacity 3.1 中的音訊片段手柄 (audio clip handle)

比對於 3.1 之前的版本,音訊片段上面是沒有這個白色部分的 (圖二)。

圖二:在較早前的版本,音訊片段未有加入手柄


如果我們將鼠標移到手柄的上面,手柄會轉為較淺色一些,而鼠標亦會變成一個手板的形狀 (圖一 :1)。如果在這它裡按滑鼠的左按鈕,然後拉動,便可以將這一個音訊的片段,自由地在聲軌上面移動,並把它放在時間軸上的不同位置 (圖三)。


圖三:用滑鼠點擊和拉動音訊片段來調校位置

重新命名音訊片段

另一方面,就是如果我們想重新命名這一個音訊片段的話,可以在這個手柄上面雙點擊,然後輸入我們所想要的名稱,再按 Enter 鍵,便可以將這個音訊片段重新命名了。


取代以往的 Time Shift 功能

在新增了 clip handle 的同時,其實以往版本中的 Time Shift 功能亦同時被取代了。所以你見到在工具工具列中,是找不到那個左右箭咀 (Time Shift) 的按鈕了 (圖四,左方為 3.1 版;右方為舊版本)。新增了這個手柄功能之後,我們便不用在每次要移動聱軌中的音訊片段,都要按工具工具列中的 Time Shift 按鈕;而在完成移動之後,又再點擊工具工具列上的選擇工具按鈕,大大免除了頻繁切換於兩個編輯模式之間的麻煩。正如剛才所說,我們只需要,將滑鼠放在音訊片段的頂端,在見到這個手板時候就可以按滑鼠的左按鈕,然後拉動片段。

圖四:新舊版本中的工具工具列 (左方為 3.1 版)

一個應用的例子

在這裡讓我舉一個應用例子說明:例如我有一個由 1 數到 10 的一段的音訊 (圖五),我已經預先將它分割成十一個片段了。

圖五

如果我想將原本由 1 去到 10,改成 10 去到 1,即是將它們的次序倒轉的話,那麼我只需要用剛才提到這個拉動的方法,便可以做到這個效果。 我只要首先將 1 這個片段,拉到去 10 後面 (圖六)。

圖六


在拉動的過程中,你會發覺當將片段拉到去 2 的時候,它會好像擋住你,但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你只要將片後一直拉到去 10 之後,那麼 1 這個片段就會出現在 10 之後了。移動其他片段都是類似:將 10 拉到最前面 (圖七),將 2 拉到 1 之前等等 (圖八)。

圖七


圖八

就是這樣交叉地拉動它們,便可以做到這個效果。當調動完次序之後 (圖九),我們可以播放專案,聽一聽效果。

圖九

我們亦可以留心字與字之間的間距,最好把它們調得平均一些,以達到數數的效果,令每個數目字之間的距離比較平均一些和自然一些。

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會繼續為大家介紹 Audacity 3.1 版中另一個新增的功能:軌道行為 (Track Behaviors) 編輯選項,有興趣的朋友們可透過下方連結繼續閱讀。

觀看與本文有關的教學影片:

Audacity 3.1 的音訊片段手柄 (Clip Handle)

想更詳細了解如何使用 Audacity 3.1 版的更新功能?立即觀看我所製作的教學影片:
Audacity 3 教學 - 第三集:非破壞性音訊編輯 (Non-Destructive Editing) 及其他更新功能柄 (Clip Handle)



Audacity 官方網站:https://www.audacityteam.org/

作者:黃逸偉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網友如欲轉載本文之內容,歡迎以電郵聯絡作者 (ywjwong@gmail.com)

請支持我的製作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和相關的示範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讚好及分享本網誌的連結。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你在本文下面留言。

另外,你亦可以透過 Buy Me a Coffee 這個平台支持和贊助我,讓我可以製作更多關於 Audacity 和電腦音樂的教學影片,多謝你對我的支持!

留言

閱讀更多熱門文章

淺談音頻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和應用

喜愛音樂的朋友,通常對聲音會較為敏感。在我們日常聽的歌曲錄音之中的聲音,多是用多聲軌錄音  (Multi-Track Recording)  的方法製作的。其中各個聲部或樂器的音量、音色等,都是經過專業錄音  /  混音師的精心處理和微調。所以我們在聽歌曲中的錄音時,常會發現有不同的效果。例如,有些流行曲中的主音歌手部份聽起來似乎比其他伴奏及和唱部份大聲及「接近」一些,像在眾多聲音之中站了出來或進前了一步一樣的;而其他同類歌曲只是將各個聲部羅列於耳前。又例如在一些 不日唱部份中,聲音異常地融和,並且像有很多人在和唱一樣。 其實在這些「特別效果」的背後,除了有錄音混音師的一番心思之外,還需要一些處理音響的儀器幫助,例如均諧器  (Equalizer ,簡稱   EQ) 、延緩  (Delay)   處理器、以 及  Compressor / Limiter  ( 下文譯作「壓縮器  /  限幅器」 )  等。其中,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並不太為一般人所了解和熟悉,因為在家庭音響設備中,不常甚至不需要應用到 壓縮器  /  限幅器 。 本文會探討一下 壓縮器  /  限幅器 的原理和作用 。 Alesis 3630 Compressor/Limiter  (來源 :  Alesis 網站 ) 壓縮器 / 限幅器的原理 壓縮器和限幅器的原理相當相似,所以通常都會一同被提及,或者在同一部儀器上找到兩者的功能。限幅器會限制所輸入的聲音的音量,不能超出所設定的音量水平 (此設定稱為門檻 ── Threshold);當所輸入的聲音之音量超出此門檻,限幅器就會將此超出的部份切去,只容許低於門檻以下的音量通過。至於壓縮器,正如先前所述,所做的與限幅器相若;也會限制超出門檻的聲音。不過壓縮器不會像限幅器一樣將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一概切除。壓縮器會根據一個壓縮比率 (Compression Ratio),將超出門檻的聲音有限度地切除。 圖一:不同的壓縮比例 例如,若壓縮比率是 4:1,超出門檻的聲音部份每 4 個單位就會壓縮至 1 個單位。圖一是 壓縮器 / 限幅器的...

介紹 Audacity 3 (一):Audacity 的介面和基本操作

早在 2021 年初,Audacity 已發佈了第三版。作為一個使用了多年的經驗用家,一直都很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因此從這篇文章開始,我希望可多寫一些有關 Audacity 3 教學的主題系列。而在這首篇的文章之中,我會為大家介紹一下 Audacity 版本 3 的工作介面,以及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如何匯入聲音檔案、與及在 Audacity 裡面,幾個播放聲音檔案的方法。 Audacity 的主畫面: 先介紹一下 Audacity 的主畫面:在主畫面最上方的部份,是一些不同的工具列 (圖一:1)。在當中你可以找到不同的功能,或者一些編輯的方式。而畫面的中部,是 Audacity 的工作空間 (Workspace),是顯示和編輯聲軌 (2) 的部份。在聲軌的左面,是聲軌的控制面板 (3)。而在畫面的下方,是時間工具列和選取工具列 (4),當中你會見到一些有關在聲軌中,所選取之區段 (例如在哪裡開始和結束) 的相關資訊。  圖一:Audacity  主畫面的各個部份 匯入聲音檔案:   如果我們想在 Audacity 裡面,開啟一些現有的聲音檔案,可以點擊「檔案」菜單。在菜單中你會見到有「開啟」與及「匯入」。其實這兩個選項,都可以開到一些常用的聲音檔案,例如 WAV 或者 MP3 的檔案。我在這裡先用「匯入」,在檔案菜單中選用「匯入」>「音訊 …」(圖二),然後在彈出的視窗中選取所要匯入的聲音檔案。 圖二:匯入音訊 之後你會見到在主畫面的工作空間 (藍色的部份) 上面會出現一條聲軌 (圖三)。聲軌上面,會顯示一些波形。如果你覺得波形的顯示太小的話,可以將鼠標移向聲軌的下方,向下拉動,調校聲軌顯示的高度。  圖三:調校聲軌高度 Audacity 播錄工具列:   匯入檔案後,我們便可以使用 Audacity 的播放功能去收聽音訊的內容。要播放聲軌,我們就要用到位於畫面左上角的「播錄工具列」了 (圖四)。在「播錄工具列」上面,最常用的當然是「播放」 (Play) 和「停止」 (Stop),即。而在最左邊那個按鈕,其實就是「暫停」(Pause) 按鈕。另外有 Skip to Start 按鈕 (將游標移回最開頭)、 Skip to End 按鈕 (將游標移到聲軌的最後位置)、與及「錄音」(Record) ...

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 (一)

在音訊和音樂製作的過程中,為求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很多時候都需要調節音訊的音量。而在音量調節上,有時我們會整體地加大或減低音訊的音量;但亦有一些情況,我們則需要局部調整音訊的某些部份,令到它與整個製作中的其他部份,能夠有好的平衡或者配合。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如何使用 Audacity 調節音訊音量,當中包括增幅 (Amplify)、正規化 (Normalize) 、淡入 (Fade In) 和淡出 (Fade Out) 等功能。  增幅 (Amplify) 增幅這個功能,可以按需要增加或者減低音訊的音量。與使用 Audacity 中其他的編輯功能一樣,我們可以選掉將這些編輯或者效果應用到整個音訊,還是音訊中的某一個段落之上。我們只需要在進行編輯之前,分別用全選整個音訊,或者透過滑鼠使用選擇工具選取所想編輯的段落便可。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在 Audacity 匯入了一個音訊檔案,是一段旁白 (voice-over)的錄音。在圖中你會見到這段音訊的音量,大概是一半左右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聲波的波峰高度,粗略地判斷音訊的音量水平)。假設我想將整個音訊的音量增加到最大的話,那麼我首先按 Ctrl+A / Cmd+A,選取整個音訊。 圖一 然後往「效果」菜單中選擇「增幅」。 圖二:在菜單中選擇「增幅」 在之後彈出的「增幅」視窗裡面,我們會見到 Audacity 已經自動幫你計算了一個增幅的數值 (圖三, ① )。這個計算是基於如果我們要將音量加到最大值 (即在視窗中的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為 0 dB) 的時候 (圖三, ② ),增幅量到底是多少。假設我們真的要將音量加到最大的話,便可以直接用滑鼠點擊視窗右下方的「確定」按鈕 (圖三, ③ )。 圖三:增幅視窗 在返回主畫面後,你會見到波形會整體地加大,令音訊中最高的「峰位」(peak),達到最頂端的位置。而音訊其他部份,都會根據這個增幅量相應地增加。 圖四:經增幅加大音量後的波形 其實在增幅視窗當中,我們不一定要使用 Audacity 計算出來的增幅值,可以按情況的需要,輸入增幅的數值。例如我們想增加 3 dB 的話,便可用滑鼠雙點擊視窗中的第一項「增幅」右方的空格,並輸入 “3” (圖五, ① )。之後 Audacity 亦會幫我計算最大峰值是多少,顯示在第二項「新增峰值振幅」右方的空格中 (圖五, ② )。 圖五...